画画是人类记录、认识自然的一种很直观的方式。在滨江森林公园里,2021年上海国际博物科学绘画展正在举行中,100多幅来自中国、比利时等国的科学绘画,带领观众走进自然、认识自然的生动之旅。
其中多幅作品描绘的欧洲野生兰花在上海甚至国内都难觅活体植物,市民可以通过绘画认识它们。
本次展览的作品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漂洋过海从比利时、英国、德国等国家而来。如果从植物区系上划分,这些作品描绘的欧洲原生兰花绝大多数属于地中海区系植物区,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为夏季干旱、冬季多雨湿度较高,所谓地中海型气候。由于和上海的气候环境不同,这些兰花在上海的野外无法找到,仅个别可能在辰山植物园的温室中有引种栽培。
展出的比利时杰出现代女画家Elisa Klopfenstein的60幅作品,全部是欧洲野生兰花科学画,几乎在上海甚至国内都难觅活体植物。
1号作品描绘的是白边长药兰,是兰科长药兰属植物,为意大利科西嘉岛和撒丁岛特有种,生于地中海沿岸酸性或石灰质土壤中。每年4至5月开花。
2号作品描绘的是葱序兰,是兰科葱序兰属植物,原产欧洲和高加索地区的山区,分布于氮元素贫瘠的潮湿草甸、山地牧场、沼泽和针叶林中的开放地区,从西班牙到庞蒂克山区海拔1000-2700米的地方。生长在灰岩、页岩和略酸性的花岗岩质土壤上。每年5至8月开花。
3号作品描绘的西班牙雄兰是兰科红门兰属植物,原产于西地中海到亚地中海,分布从西班牙比利牛斯山到北非阿拉斯。每年4月下旬至6月开花。
上面这幅作品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孙英宝的科学绘画,创新推出了科学绘画+自然教学法,提倡并引导大家用“一支画笔去认知和记录植物的世界”。
孙英宝特意选送了这幅井冈山木兰,它是2019年发表的新种,也是中国特有植物,原产井冈山,现在在韶山冲的毛主席故居旁边有引种栽培。
这幅是荀一乔画的银杏。有恐龙的时候就已经有银杏了,目前上海乃至全世界的公园和绿地、街道上广泛种植银杏,荀一乔为银杏描绘了这幅清晰迷人的肖像,包含了银杏像扇子一样的叶子和我们俗称为“白果”的果实。
这两幅作品都是原产南美洲的菠萝,作者分别是黄智雯和钱斌。清代,菠萝传到台湾,有人觉得果实上面有一簇尾巴,很像凤尾,就用了《红楼梦》中的“有凤来仪”这个典故,叫它“凤来”,而把凤梨切开,里面的心与梨子相似,闽南语里“来”与“梨”发音相似,就把凤来渐渐叫成了凤梨,一直沿用到现在。
本次博物科学绘画展总共展出112幅作品,以兰花为主题花,观众不仅可以窥见西方画师与东方风格的不同,也可以通过绘画了解植物,走进自然科学。
本次绘画展为巡回画展,将在沪上各大公园、城市公共空间轮流展出,时间持续到今年年底,也是上海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益性博物科学画展。
你固然可以用手机拍下一株从未见过的植物,发到朋友圈,但也可以试试随手画上几笔记录它的样貌或写几句关于它的描述,只要有科学信息在里面,并且力求表现植物最真实的状态,那么,你就是在完成一幅科学绘画作品。如果你已经了解了一些植物知识,重新试试提起笔来画画花草树木,你会发现,植物会以另一种打开方式呈现一个新的世界。球速体育官方网站